制定 LNG 储罐区周边防护距离标准,核心目的是防范 LNG 泄漏、火灾、爆炸等事故风险,最大限度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与周边环境、财产安全。
这一标准的制定主要围绕三个核心目标展开,形成多层级的安全防护体系。
LNG 属于低温、易燃易爆介质,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引发喷射火、池火甚至爆炸。
- 防护距离能确保事故发生时,热辐射、冲击波等危害因素在传播到周边居民区、学校、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域前大幅衰减,降低人员伤亡概率。
- 为人员疏散预留足够的安全缓冲空间,避免因距离过近导致疏散不及时。
- 减少事故对周边工业设施、民用建筑、交通线路的破坏,降低直接经济损失。例如,避免火灾蔓延至周边厂房或仓库,防止爆炸冲击波损坏高压线路等关键基础设施。
- 控制事故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,如防止 LNG 泄漏后低温冻伤土壤、植被,或燃烧产物对空气的污染扩散。
- 为 LNG 储罐区的选址、规划和建设提供明确依据,避免将储罐区违规建在人口密集或环境敏感区域,从源头控制风险。
- 为应急救援提供操作空间,足够的防护距离便于消防车辆、救援设备展开作业,提升事故处置效率,防止灾情扩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