液氧储罐的低温耐压设计是其核心安全指标,需同时满足超低温环境下的材料韧性和稳定承受工作压力两大要求,通常遵循国家强制性标准 GB 150.1~150.4《压力容器》进行设计制造。
液氧的沸点为 – 183℃,属于极低温介质,储罐的耐压设计需围绕 “低温适配” 展开,主要包含三个关键维度:
- 压力范围:根据用途分为两类,固定式储罐工作压力多为 0.8~1.6MPa,移动式储罐(如槽车)因运输颠簸,设计压力会略高,通常在 1.6~2.5MPa。
- 温度下限:必须能长期承受 – 196℃(液氮温度,作为液氧储罐的低温验证标准),防止材料在超低温下变脆开裂。
- 耐压测试:制造完成后需进行 “水压试验” 和 “气压试验”,水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 1.25 倍,气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 1.15 倍,确保无泄漏和结构变形。
储罐的低温耐压性能并非仅由压力决定,还与材料选择、结构设计直接相关:
- 材料选择:这是最核心的因素。必须使用低温韧性优异的材料,常用的有06Cr19Ni10(304 不锈钢) 和022Cr19Ni10(304L 不锈钢) ,这类材料在 – 196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冲击韧性,避免 “低温脆断” 风险。
- 结构设计:采用 “双层真空绝热结构”,内层(承压层)负责耐压,外层(防护层)负责保温。同时,储罐底部会设计 “加强圈” 或 “支腿加强结构”,分散重量并提升整体抗压稳定性。
- 安全附件:配备专用的低温安全阀、压力表和液位计,当罐内压力超限时,安全阀会自动泄压,确保耐压性能不被突破。
即使储罐设计满足耐压要求,日常使用中的维护也直接影响其耐压性能的稳定性:
- 定期检查真空度,若绝热层真空失效,罐内温度会升高,可能导致压力异常上升,超出耐压范围。
- 严禁超压充装,液氧充装量不得超过储罐容积的 95%,防止液体受热膨胀后压力骤增。
- 避免剧烈碰撞或冲击,尤其是移动式储罐,外力冲击可能损坏内层承压结构,破坏耐压性能。